动真格!农业部禁止喹乙醇等生产,央媒谴责养殖滥用抗生素
发布时间:2018-01-16 点击数:
1月15日,央视网、人民日报、新华社公众号同时发布了题为《警惕!“超级细菌”开始横行,我们必将为无知付出代价…》的文章,文中大篇幅报道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,导致“超级细菌”风险、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,正在挑战国人健康底线。以下摘取片段:
数据显示,全国2013年使用的16.2万吨抗生素中,兽用52%,人用48%,一年超过5万吨抗生素排放进水土环境中。2014年以来,抗生素使用量仍在上升,其中绝大部分是作为饲料添加剂而不是治疗疾病使用。我国已经连续多次在各种食用肉制品、乳制品甚至动物源生化药品中检出抗生素残留。
养殖户:得了病就得治 动物死不起
近年来,在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的同时,抗生素在水产养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抗生素的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许多水产疾病的发生,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,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但是,抗生素的应用也给人类和养殖业本身带来了许多副作用,并且日益严重。
“养殖户亏不起,动物就死不起,得了病使劲治,没病也要预防性吃药,用药量自然就大了。”一位养殖户这样总结。
兽用抗生素分为药用和饲用(饲料添加)两种。“很多养殖户将饲用抗生素添加到饲料中,当做保健品来促生长。要警惕这类‘把药当饭吃’的行为。”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质量安全与兽药管理处调研员杨建武说。
需要注意到的是:抗生素使用后进入水生动物的血液循环,大多数会被排出体外,极少数则会残留在体内组织中,并且随着多次使用在体内蓄积起来。抗生素的残留在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同时,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业本身的发展,特别对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增加负荷。
农业部评价认为喹乙醇、氨苯胂酸、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可能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、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存在风险隐患。近日,正式发布公告,自2018年5月1日起,停止生产喹乙醇、氨苯胂酸、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,相关企业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同时注销。2018年4月30日前生产的产品,可在2019年4月30日前流通使用。
自2019年5月1日起,停止经营、使用喹乙醇、氨苯胂酸、洛克沙胂等3种兽药的原料药及各种制剂。
公告全文如下:
通过“替抗”“低抗”手段遏制滥用,已是未来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。
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建国介绍,2017年10月,科技部将“中兽药现代化与绿色养殖技术研究”列为“‘十三五’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”,目的就是要从中药和植物提取物中找出替代饲用抗生素的最好路径。“我认为在未来3~5年,将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。”他说。
实际上,抗生素都是“因为无知,所以滥用”。国家应尽快启动有关养殖业禁止健康时用药的立法,将此作为一条不可触碰的底线牢固树立起来。从欧洲实践来看,控制抗生素滥用并不会导致养殖产量大规模下降。对养殖从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用药指引和培训也十分必要,让他们明白“营养平衡的饲料就是最好的兽药”。
云南省农业厅畜牧处有关负责人表示,需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县为重点,严格落实兽药安全使用规定,加强养殖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,严格核查用药记录,严肃查处使用原料药、假劣兽药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兽药等行为。
应光国介绍,目前至少有2000家企业在生产市面上流通的各种抗生素类药物。国家应提高抗生素生产门槛,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范围,也更有利于监管。
国家还应该对自来水和地表水中的抗生素进行长期监测,将抗生素纳入国家水质标准监控之中。同时,全社会“慎用抗生素”的理念亟须建立。
来源:水产前沿